当前位置:

专题

>

药物减肥

>

不得不知药物减肥小常识 推荐饮食减肥的小妙招

不得不知药物减肥小常识 推荐饮食减肥的小妙招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比较大,就算身材走样也没有时间去健身或者运动,于是人们就纷纷服用药物来达到瘦身燃脂的效果,一般药物减肥通常见效比较快,再加上铺天盖地的减肥药逛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服用大量减肥药,但是其实大家对于药物减肥的知识了解的并不多。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推荐饮食减肥的小妙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只要是药物对人的身体都是有危害的,要想减肥应该遵循绿色减肥法,从饮食和运动方面来入手,少坐多运动来燃烧体内的脂肪,饮食方面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和纤维丰富的粗粮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这样减肥既健康又有效。

  小妙招一、降低热量的摄取

  营养学家认为,无论你控制什么--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或脂肪,最终降低的是热量的摄取。如果一个人每天少摄取800大卡的热量,可在6个星期内减少10磅体重;少摄取500大卡,可在2个半月内减轻10磅体重。但切忌体重降得过快,否则是很危险的。须知,每人每天至少要摄取1200千卡的热量,如果供给身体的热量太少;就会失去肌肉。肌肉是人体消耗热量、促进新陈代谢的关键。

  小妙招二、减少食物的摄入量

  要想减轻体重,无须放弃喜爱的食物,重要的是要加以控制。如果偏爱某种食物且食用量大,那就要注意减少每次的分量。不是每周4次,每次200克肉的食用量,而是每次100克,这样就可以少摄取1200千卡的热量,可在大约7个半月的时间内明显减少体重。建议减肥者在厨房放一个秤,贴一条提示标语,注意提醒自己摄取食品的重量。

  小妙招三、少吃1口肉2个月减10磅

  专家们指出,每1克脂肪合9千卡热量。与脂肪相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每克所含热量要低得多,约4千卡。因此,要减肥不必少吃东西,可以以新鲜的蔬菜、水果、谷物代替每日所食用的含脂肪的食物(如奶油等食物),专家们认为,如果做到每天只吃20―40克脂肪,可以在2个月内减轻体重10磅。然而,不是每个人少吃脂肪都能减肥,如果碳水化合物食用过多,也会使体重增加。

  小妙招四、每天1餐流食5周减10磅

  通常,流食的制做是很方便的。若每天有一餐只食用流食或饮料,则可在8个月内减轻10磅体重。流食要多样化,以免缺少营养。在医生指导下,甚至可以每日两餐流食。这样可在5个星期内减轻10磅体重。但要确保所选择的流食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素和蛋白质,并要保证一日三餐。

  温馨提示:我们不要再为哪种减肥药最有效而发愁了,生活中最有效的减肥药就是均衡饮食,合理运动,只要我们大家控制好自己的饮食起居,那么一定可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就会瘦下来。由此可见,减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想达到真正的瘦身还是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减肥瘦身,最后小编提醒爱美人士千万不要盲目乱投医,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副作用!

药物减肥在线咨询

更多

用药物减肥时,怎么补充营养

药物节食的时候还是要办到,饮食的规律性是比较好的,但是药物节食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的再次发生,有些人可能会再次出现恶心干呕,甚至还会有反冲的现象,对身体的伤害是比较大的,不要盲目的去偿试,节食是个长期的...

1个回答

药物减肥成功后现在反弹了怎么办?

减肥药的副作用就是比较容易引发反冲,建议你平时多喝水,增强体育锻炼,在饮食方面每天都不要吃得太饱,尽量不要吃肉类食物,多吃许多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长时间惯个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只有这样始终保持下去,才能...

1个回答

滥用药物减肥有风险或致肝脏损伤吗

许多减肥药中都所含激素,有可能会引发肝脏伤损,所以要慎用,而且绝大多数减肥药都会对机体产生依赖性,一旦停止使用很容易反冲,所以必须动用科学健康的节食方法,最主要的是要管好嘴,迈起腿,少吃多活动,要在确...

1个回答

怎样不用药物减肥效果快

并没有什么节食效果特别快的方法,节食是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个综合评价的因素,不要动用药物节食药物节食的副作用是比较大的,最终还是离不开活动和饮食相结合的方法,要忍耐锻炼身体,在饮食当中办到营养全面均衡,...

1个回答

怎样不用药物减肥的健康减肥还不减饭量?

对于肥胖体质的人来说,节食是势在必行的,必须长期的忍耐才能有效果,如果说总是压制无力自己的嘴,看见美食不能承受,那么节食是有一定的干扰的,所以说你还是不要通过药物来节食了,要在饮食方面实施压制,少吃多...

1个回答

我想通过药物减肥,吃什么药品安全啊?

您好,根据您的叙述不建议您动用减肥药,任何节食类的产品都有它的副作用,建议您在科学健康的条件下实施节食,您可以从饮食和活动为主要途径实施节食,效果是很不错的,饮食上以清淡为基础,尽量避免食用火锅烤肉等...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