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作者: 北京北城中医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2-05-05 15:31:38
许多乙肝患者在发现肝功能异常后,会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抗病毒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病情得到基本稳定后,要不要吃保肝片却是很多人疑问的点。有人认为在抗病毒治疗后再吃一些保肝片,更有利于病情的稳定,另外一部分人则觉得“是药三分毒”,病情基本稳定尽量少吃药会更好一些。
那在乙肝抗病毒治疗后,需不需要吃保肝药?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吃保肝药?
一、乙肝抗病毒治疗后,还需要吃保肝药吗?
抗病毒治疗是治疗乙肝的常用疗法,主要是通过应用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来遏制乙肝、丙肝等病毒的复制,以达到遏制或消除病毒的目的。而保肝药的应用,主要作用在于降低转氨酶的水平,减少正常的肝细胞死亡。
首先,乙肝主要是病毒引发的病症,保肝片对乙肝病毒起不到作用。肝脏的主要作用是代谢和解毒,吃进去的药物因其本身带有毒性,长期服用可能还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对治疗形成阻碍。
其次,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通常都比较好,保肝药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另外,如果不遵照医嘱,自行选择保肝药物,也可能会因药物使用不当导致肝脏受损。
因此,一般情况下并不建议患者使用保肝片。即使要服用保肝片也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建议使用。
二、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保肝药?
临床上的大量经验表明,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可以适当服用保肝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但需注意要遵循医嘱,规范用药,这样才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也能避免药物会伤害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如果患者处于乙肝病毒的免疫期,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且没有采取抗病毒治疗;或因使用干扰素治疗,出现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大于2倍正常值上限,可以服用保肝片进行辅助治疗。
另外,部分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早期,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肝功能异常。此时如果只进行抗病毒治疗,无法快速将转氨酶降至正常水平,可以适当采用保肝药物,帮助恢复肝功能。不过需要注意,这时服用保肝药物,只是辅助治疗,在转氨酶水平正常后,应当停止使用保肝药。
- 上一篇: 北京乙型肝炎的危害
- 下一篇: 北京乙型肝炎不治疗可以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