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乙型肝炎如何传染如何预防
作者: 北京北城中医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2-05-23 10:30:24
肝脏是人体内比较大的器官,有消化食物、储存能量、去除毒素的功能,总是尽心尽力地为健康把关,就算生病发炎,也不易在比较好的时间反应出来,尤其是慢性肝炎的情况。
慢性肝炎是什么?
慢性肝炎指的是肝脏组织发炎或坏死的情况超过六个月。常见的肝脏发炎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体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其中又以病毒性肝炎所引起的危害比较广。病毒型肝炎已在全世界造成超过五亿人死亡,且每年的死亡人数更超过一百万人,特别是乙型与丙型为数亿人引发慢性肝病的主因,也是造成肝硬化与肝癌的常见原因。
乙型肝炎症状
一般来说,大多患者不易出现症状,但是当感染急性B型肝炎,或是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皮肤和眼睛发黄(黄疸)、茶色尿液、极度疲劳、恶心或呕吐、腹部不适等症状。
以全世界的平均来看,曾经感染过乙肝的人约是5%左右,但以我国而言,就有大约有一亿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的传染途径
感染途径主要分为垂直感染与水平感染两类:
垂直感染又称母子传染,指的是有病毒带原的母亲在生产后传染给新生儿;另外一种为水平感染,是指带有病毒的血液或体液,进入有伤口的皮肤,或经由黏膜进入人体而传染(特别是血液中),如性交、输血、打针、针灸、刺青、穿耳洞、共用牙刷或刮胡刀、血液透析,这些都可能是乙肝的感染途径。一般来说,接吻、共用餐具并不会造成传染,除非与病毒接触的地方有伤口,进入血液而传播。
治疗方式
目前的治疗方式为注射型干扰素、口服抗病毒药物两大主流。
干扰素的作用并不是消灭病毒,而是降低病毒活性,以减少对肝脏细胞的损害。须特别注意的是,注射干扰素可以能产生如感冒般的副作用:发烧、畏寒、疲倦、头痛、肌肉酸痛等。而口服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则较少,虽无法治愈乙型肝炎,却能有效遏制病毒增长,降低肝脏受损及出现并发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