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健秋主任:半月板损伤治疗的核心在于精准定位病因
作者: 北京和平中西医结合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5-04-05 17:31:54
卢主任强调,半月板损伤可分为急性创伤和慢性退变两种类型。急性损伤多见于运动员或年轻人,常由剧烈运动中的扭转动作导致,如篮球中的急停变向、足球中的突然转身等。而慢性损伤则多与年龄增长、职业习惯相关,例如长期跪姿工作(如装修工人)、过度负重(如搬运工)或中老年人软骨退化。此外,先天性半月板畸形(如盘状半月板)也是高发因素。
诊断:从症状到影像的“破案”过程
准确诊断需结合症状、查体和影像学检查。患者若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弹响或交锁(卡顿感),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麦氏试验、研磨试验等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损伤部位。而MRI检查能清晰显示半月板形态,帮助区分损伤类型(如撕裂、变性),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治疗:个体化方案避免“过度治疗”
卢主任提倡“阶梯式治疗”,根据损伤程度制定方案:
轻度损伤:通过休息、冰敷、佩戴护膝等保守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增强肌肉力量,稳定关节。
中度损伤: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关节镜微创手术,进行半月板缝合或部分切除。
重度损伤:针对半月板严重撕裂或先天性畸形,可能需要半月板移植或软骨修复术。
预防:从日常习惯入手
卢主任建议:
运动前热身:充分活动膝关节,增强关节液分泌,减少摩擦。
避免过度负重:搬重物时屈膝下蹲,避免突然扭转。
定期体检:中老年人可每年进行一次膝关节检查,及时发现早期退变。
结语
半月板损伤并非“不治之症”,但盲目治疗可能导致关节加速退化。找到病因,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才能真正实现“治标又治本”。
- 上一篇: 朱保华院长:腰椎间盘突出,辨证施治是关键
- 已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