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有哪些
作者: 北京刘家窑中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5-07-16 08:23:31
心脏病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等!这些病的表现和严重程度都不太一样,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没什么明显症状,有些人却会突然发作,甚至危及生命.
先说说冠心病吧,这个比较常见,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容易得!它是因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堵住了或者变窄了,心肌缺血、缺氧,出现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有时候情绪激动或者剧烈运动之后容易诱发,比如爬楼梯、搬东西、生气都会引起不适.很多人平时不疼,一干活就疼,休息一下又好了,这种叫稳定型心绞痛。还有一种是不稳定型的,发作时间长,疼痛剧烈,甚至静坐着也会疼,那就比较危险了,可能是心梗的前兆。
再说高血压性心脏病,顾名思义就是长期血压高,给心脏造成了负担。心脏为了把血液泵出去,要加大力度工作,久而久之左心室就会肥厚,慢慢变得无力,最后可能心力衰竭。这种病早期可能没什么感觉,但体检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心电图异常,或者心脏彩超显示心室壁变厚了。
风湿性心脏病是以前小时候得过风湿热,没治好留下的后遗症,主要影响心脏瓣膜。比如二尖瓣狭窄或者关闭不全,血液流不顺畅,心脏压力大,时间久了也会出现心衰的症状。现在这种病在大城市已经不多见了,但在一些医疗条件差的地方还是存在的.
还有先天性心脏病,就是出生时心脏结构就有问题,比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有的孩子小时候就能查出来,有的到成年后才被发现.有些小的缺损可能不需要治疗,自己慢慢就封上了,大的就需要手术或者介入封堵。
心肌病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类型,包括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等多种.扩张型心肌病主要是心室扩大,收缩功能减弱;肥厚型则是心肌变厚,影响心脏泵血效率;限制型则表现为心室不能很好地充盈.这些情况都可能心律失常、心衰,严重的还可能猝死,尤其是年轻人要注意.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少见的心脏病,比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细菌或真菌进入血液,附着在心脏瓣膜上引起的炎症,通常发生在免疫力低的人身上;还有心包炎,就是心脏外面那层膜发炎了,会引起胸痛、发烧等症状;再比如肺源性心脏病,是因为肺部疾病长期存在,右心负荷加重,最终右心肥大甚至衰竭.
心脏病的诱因有很多,比如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 熬夜)、肥胖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等等。预防也很重要,控制好体重 保持良好作息、合理饮食 定期体检,能大大降低发病风险......
不过也别一听“心脏病”三个字就吓坏了,并不是所有的心脏病都那么严重。很多早期的问题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来改善,比如轻微的冠状动脉硬化,通过戒烟限酒、锻炼身体、清淡饮食,是可以逆转或者延缓发展的......当然,如果已经确诊了,还是要听医生建议,按时吃药,必要时做手术.
说到检查,常用的有心电图、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冠脉造影等等。心电图可以看有没有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脏彩超能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动态心电图记录24小时心跳变化;冠脉造影则是判断血管有没有堵塞的金标准。
治疗方面,药物治疗是最基础的,比如降压药、降脂药、抗血小板药、利尿剂、强心药等等......如果药物控制不住,可能需要做支架或者搭桥手术......介入治疗发展很快,像射频消融术可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瓣膜置换或修复也能用微创方式完成。
心脏病种类多,表现各异,有的人症状轻,有的人病情重。关键是要早发现、早干预,不要等到出事了才后悔.平时注意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果有不舒服,比如胸痛、心悸、气短、乏力等,也不要硬扛,尽早去医院看看.
当然了,也不能自己吓自己,偶尔一次心跳快点、胸口有点闷,不代表你就有心脏病了.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也可能引起暂时性的不适.但如果反复出现,或者持续时间长,那就得重视起来。
,心脏病虽然听起来吓人,但只要科学对待,很多都是可以控制甚至避免的。别怕,但也别不当回事!
上面 “心脏病有哪些” 已经讲得挺清楚了,希望大家都能懂。希望你身体健康,少生病!每天活动活动,出点汗,身体会更舒服。记得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这样抵抗力会更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