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脊柱骨折

>

颅底骨折护理注意事项

颅底骨折护理注意事项

  颅底骨折绝大部分不需手术,伤后一周内漏口常能自行愈合,请您不必担心。但也不可因症状轻微而疏忽大意,如有不适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总之,保持良好的心情和正确的保健是早日康复的重要保障。

  一、急救

  颅底骨折后,很快会出现颅内出血,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急救者应清除病人口腔内的呕吐物和血块,头向一侧牵拉出舌头,以防舌头后附和呕吐物反流到气管造成窒息。

  颅内血液可渗入组织疏松的眼眶周围形成血肿,并使眼球突出。此时,切勿用棉球、纱布或其它物品填塞。因为可造成血液反流,引起颅内压升高,细菌也能趁机逆行到颅内引起脑膜发炎。此时,急救者应用消毒棉花或纱布轻擦流出的血液,保持局部清洁,速送医院。

  二、其他注意事项

  在将病人送往具备开颅手术的医院途中,要密切注意病人的神态、呼吸和脉搏,如有反常,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三、护理

  1、请进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软食,宜少量多餐,勿暴饮暴食。

  2、禁食烟酒、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3、勿饮浓茶、咖啡、可乐等兴奋大脑的饮料。

  4、当您自觉抬高头部或端坐时头痛加重,请及时补充大量的白开水,大于2000ml/日。

  四、出院保健

  1、颅骨的愈合多属纤维性愈合,线形骨折后,小儿约需1年,成人则需25年才可望达到骨性愈合。

  2、请勿挖耳、抠鼻,也勿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擤鼻或打喷嚏,以免鼻窦或乳突气房内的空气被压入或吸入颅内,导致气颅和感染。

  3、请多食芹菜、豆制品、芝麻、香蕉等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并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4、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8小时/日。

  5、劳逸结合,可进行散步、慢跑等运动,以不感到头痛、头晕为宜。

  6、请注意保护您的头部,避免外力的碰撞。

  7、如有剧烈头痛、眩晕、呕血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8、请遵医嘱服药,勿自行停药或擅自减量。

  温馨提示:多数无需特殊治疗,而要着重处理合并的脑损伤和其他并发损伤。耳鼻出血和脑脊液漏,不可堵塞或冲洗,以免引起颅内感染。多数脑脊液漏能在两周左右自行停止。持续四周以上或伴颅内积气经久不消时,应及时手术,进行脑脊液瘘修补,封闭瘘口。对碎骨片压迫引起的视神经或面神经损伤,应尽早手术去除骨片。伴脑脊液漏的颅底骨折属于开放伤,均需给予抗生素治疗。

脊柱骨折在线咨询

更多

尾椎骨断裂多久才能好

正常情况下4周就可以正常彻底恢复,但是要完全恢复需要有三个月的时间,在彻底恢复期间必须留意歇息,防止过度操劳,可以口服许多活血化瘀活血的药物来协助骨头的结疤,平时饮食也要留意,多吃含有蛋白质类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以适当的喝许多骨头汤、鱼汤等。

1个回答

脊柱骨折微创手后效果如何?

椎体分解骨折经过微创救治以后,患者会备感立竿见影的疼痛消失了,而且他能早期的下地运动,增加他卧床的时间,有助于病人生存质量的大幅提高,也有助于他各种器官关节功能的彻底恢复。需要声明注意一定要注意多休息,不能太劳累也不能来回走动,可以多吃一些补钙效果比较好的食品。

1个回答

脊柱骨折微创手术方法是什么?

微创的方法原来是适用于救治血管瘤的这种病人巨大的血管瘤引来椎体的疼痛,可以用这个我们叫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这种手术在病人仰卧的时候局麻下通过刺击两根定位针,实施个地下通道刺击出去之后,然后在椎体内要灌注一定的骨水泥,这样这个病人锥体能超越稳定,能减低椎体不稳定所引来的疼痛以及急性骨折引来来的炎性因子,引发这种化学性的刺激疼痛。需要声明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高钙饮食。

1个回答

脊柱骨折病人如何搬运?

脊柱一旦再次发生骨折之后,运送的时候我们必须慎重,必须让病人的躯干要平躺在平板床上或者担架床上。不要让这个病人去屈伸他的身体不能够把病人让他坐下来或者扛着这个病人这是个错误的运送方法。特别注意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钙质,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下锻炼。

1个回答

脊柱骨折术后怎么护理?

除了专业的护理以外,做为病人和家属都应当留意的是患者必须留意始终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另外如果身体在容许的情况下应当早点带腰围,下地运动,增加卧床,增加褥疮、肺炎等这些并发症等,同时能增加我们这个肌体这个肌肉和骨骼废用性的膨胀。需要声明注意平时还是需要进行休息,进行平躺硬板床,有利于症状的恢复。

1个回答

脊柱骨折搬运不当有什么后果?

因为脊柱的骨折会累积到它的稳定性,如果运送不当,会引发后方脊髓或者神经的压制引发二次伤损。给病人引发更大的许多伤损可能会引发无法弥补的这种伤害。需要声明注意平时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吃太过刺激辛辣的东西。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