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的治疗期间一定要防控频繁惊厥的产生,以免发生脑缺氧及呼吸衰竭。此外,患者除了有浮肿、嗜睡、昏迷、全身软弱无力症状之外,还会出现尿少、头痛、频繁呕吐、甚至惊厥昏迷的严重并发症。及时、对症的治疗方案十分关键,可缓解病情的发展,治愈疾病。
脑膜炎引发的九大并发症
1、意识障碍。甚至去皮质状态等不同程度意识改变。
2、无力嗜睡。除因呕吐、不时进等原因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外,还可见脑性低钠血症,出现嗜睡、昏迷、浮肿、全身软弱无力、四肢肌张力低下、尿少等症状。其发生原理与感染影响脑垂体后叶,使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译】: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水潴留有关。
3、颅压增高症状。若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或瞳孔不等大,要考虑颅内高压并发脑疝可能性。
4、惊厥。频繁惊厥必须控制,以免发生脑缺氧及呼吸衰竭。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内压增高和低钙。除用脱水药降低颅压,常规补钙外,对症治疗采用安定、水合氯醛、副醛、苯巴比妥等药物抗惊厥,亦很必要。
5、脑积水。炎症渗出物粘连堵塞脑脊液之狭小通道可引起梗阻性脑积水,颅底及脑表面蛛网膜颗粒受累或静脉窦栓塞可导致脑脊液吸收障碍,引起交通性脑积水。严重脑积水可使患儿头围进行性增大,骨缝分离,前囟扩大而饱满,头皮静脉扩张,叩颅呈破壶音,晚期出现落日眼,神经精神症状逐渐加重。
6、稀释性低钠血症。也称为脑性水中毒。由于丘脑下部视上核和室旁核受结核炎症渗出物刺激,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ADH)增加,导致远端肾小管回收水增加,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临床上多为无明显症状者,称为无症状性低钠血症。如水潴留过多,可致水中毒,出现尿少、头痛、频繁呕吐、甚至惊厥昏迷。
7、脑性失盐综合征。由于间脑或中脑损害,调节醛固酮的中枢失灵,使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减少,或因利钠因子过多,使肾小管钠回吸收减少,尿排钠增加,同时带出大量水分,造成脑性失盐综合征。
8、硬膜下积液。约30-60%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出现硬膜下积液,1岁以内的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儿较多见。硬膜下积液多发生在化脑起病7-10天后,其临床特征是:(1)化脑在积极治疗过程中体温不降,或退而复升;(2)病程中出现进行性前囟饱满、颅缝分离、头围增大、呕吐惊厥、意识障碍、或叩诊有破壶音等。
9、肢体瘫痪。由于脑实质损害及粘连可使颅神经受累或出现肢体瘫痪,亦可发生脑脓肿、颅内动脉炎及继发性癫痫发干什么。暴发型流脑可伴发DIC、休克。此外,中耳炎、肺炎、关节炎也偶可发生。
温馨提示:合理的生活制度和坚持计划免疫,是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减少急性传染病发病机率的最有效的途径。尤其对于儿童与体质较差者,要确保早期及彻底治愈原发性结核病,防治病情发展,从而减轻病痛危害。
【参考文献:《临床神经内科疾病诊疗学》《神经科少见病例》】
脑膜炎在线咨询
更多
怎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膜炎
小儿病毒性脑膜炎主要采取为对症治疗、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降温、止惊、止痛、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微循环、抢救呼吸和循环衰竭。 药物治疗 1.在急性期可采用地塞米松静脉滴入,疗程不超过2周(但作用尚有争议...
1个回答
病毒性脑膜炎 治疗
病毒性脑膜炎治疗方法如下:第一,抗病毒治疗。可以使用更昔洛韦、阿昔洛韦、或者利巴韦林,疗程一般14天到21天。第二,脱水降压治疗。适用于有明显头痛、恶心、呕吐等高颅压症状的病人,常用20%甘露醇、甘油...
1个回答
脑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在临床上脑膜炎主要是指的患者软脑膜出现弥漫性炎症所导致的一种疾病,主要是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损伤。出现这种疾病之后引起的原因也是有非常多种的,常见的是病毒性脑膜炎,主要是各种是神经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急...
1个回答
脑膜炎是什么病引起的
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是各种病原体,侵犯脑膜,包括脊髓的软膜。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脑脊髓膜炎。按照致病的病原体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是由于各种化脓性细菌...
1个回答
脑膜炎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脑膜炎有很多的类型,不同类型的脑膜炎是有不同症状的,化脓性脑膜炎:它是伴随发热、头痛还有呕吐等感染的相关表现;病毒性脑膜炎:它前期是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相关表现,继而出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脑...
1个回答
患脑膜炎的征兆
脑膜炎系指软脑膜的弥漫性炎症性改变。由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原虫、立克次体、肿瘤与白血病等各种生物性致病因子侵犯软脑膜和脊髓膜引起。患有脑膜炎的患者会出现发热,早期表现为烦躁好哭;精神呆滞;不喜欢...
1个回答
脑膜炎常见表现
脑膜炎的症状有很多,首先是有头疼的一个表现,病人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表现为头疼;之后就出现了一个发烧的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它还会出现颅内压的升高,表现为头疼越来越重,出现恶心、呕吐、意识不清,再严重的患...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