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家告诉你:阻断乙肝母婴传播,这3点很关键
作者: 北京北城中医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1-12-08 13:56:11
我们都知道乙肝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中,母婴传播是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
有很多女性朋友没有注重孕前检查,在乙肝阻断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知识盲区。很多人都是在怀孕之后,做了相关产检,才发现自己患有乙肝疾病。这时,准妈妈妈们才开始恐慌起来,生怕传染给腹中宝宝。
其实,大家不必过于焦虑,现在医学比较发达了,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去阻断母婴传播。在阻断的过程中,主要是要攻克以下3重难关:
1、宫内感染:指胎儿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由于母体携带了乙肝病毒,而受到病毒的感染。
这时的应对措施主要是,准妈妈妈一定要按照医生指导服用乙肝抗病毒药物,一般是在孕24-32周内接受规范治疗,以便于趁早阻断母婴传播。
2、分娩时感染:由于乙肝有一个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若新生儿不小心吞咽了含有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等,就会被传染到乙肝病毒。其次,准妈妈在分娩时由于子宫收缩,也会促使少量母血渗漏入胎儿血循环引起婴儿感染。
这时的应对措施则是,在新生儿出生之后,应立即移至到复苏台,离开母血污染的环境。同时,在出生6小时内多打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能够保障到宝宝的安全。
3、产后传染:主要是通过日常的亲子接触,或者是母乳喂养,而不小心传染给宝宝。
因此,宝宝出生的24小时内就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之后再按照0-1-6免疫程序注射乙肝疫苗。在宝宝7个月大的时候,要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确认体内是否产生足够抗体,才能不会受到乙肝病毒侵害。
对于要进行母乳喂养的宝妈,如果以阻断母婴传播为目的而服用了抗病毒药物,那么在停药之后可以进行母乳喂养。若是服药是为了治疗乙肝疾病的,那么不建议母乳喂养。
总之,即使是在怀孕时查出有携带乙肝病毒,也不要整天抑郁寡欢,否则不好的情绪反而影响到宝宝的健康。准妈妈要相信通过科学的预防手段,是可以阻挡母婴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