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发黄就是肝脏不好?还应通过这些方面进行判断
作者: 北京北城中医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2-01-10 15:54:14
有很多关于肝病的科普文章中都曾提到过,肝脏疾病早期症状不够典型、不明显,患者甚至是可以没有任何异常表现。
事实也的确是如此,因为肝脏原本的代偿能力十分强大,就算是肝细胞受损到仅剩下30%,肝脏也能完成基本的工作。而且,由于肝脏内部缺乏末梢神经分布,所以肝脏无法感知和传递疼痛信号,以至于早期肝病基本都没有典型症状。
但是,随着肝脏疾病不断发展、肝脏细胞受损严重,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表现,比如“黄疸”就是其中之一。由于黄疸的典型症状为皮肤发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有部分人,只要出现面色发黄,就会联想到黄疸、肝脏疾病,并因此陷入恐惧、惴惴不安的心理状态。
那么问题来了,面色发黄就是肝脏不好吗?
首先,面色发黄分为非病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所谓非病理性面色发黄,多与摄入过多黄色食物、长期营养不良、贫血、长期精神抑郁等因素有关。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自身机体代谢功能下降,精神萎靡不振,又或者是黄色素大量沉积,继而发展为了面色干黄症状;
而病理性面色发黄,则指的是黄疸。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成年人出现黄疸,基本都与肝脏疾病到来有关,比如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出现后,可对患者肝脏细胞造成损伤,导致肝脏汲取、代谢胆红素的能力降低,大量胆红素在血液中堆积游走,比较终造成了患者面部和全身皮肤、黏膜与巩膜异常黄染,它就是肝脏疾病比较为典型的体征之一。
不过,因肝脏疾病造成的面色发黄,患者往往还会伴随其他多个身体不适,比如长期进行性疲惫和乏力、食欲不振、肝区疼痛等等。同时,受到胆红素代谢异常的影响,大量胆汁酸盐也会在患者体内沉积,并对皮肤表面的末梢神经造成刺激,导致患者出现顽固性皮肤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