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脾大可治吗
作者: 北京北城中医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2-04-12 16:15:14
肝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十分密切但从肝炎、肝硬化的病程来看,与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故在此将重点从生理、病理方面来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从临床上看,凡属肝病,势必乘土,出现胁胀院闷,恶心呕吐,或腹胀便溏等症。慢性肝病则多见肝脾不和证。应该区别以下两种情况
1、肝病及脾有疏泄太过与不及之分在肝气郁结 和肝气横逆两者之中,前者主要因情志所伤,亦可由肝气不足,导致肝失条达,郁而不疏,属于不及。后者可由肝经实证或阴虚肝旺引起;肝强横逆,以强凌弱,则属太过。两者均可出现纳运失常的表现。
2、肝脾同病有主动被动之别在肝脾之间,肝乘脾胃,是病在肝,波及脾胃,病为自肝及脾:反之,亦可由脾胃方面的因素而影响于肝。如难热蕴于脾胃,可致肝气郁滞,名日“土壅木郁”, 亦可因脾胃气伤或阴伤,导致肝气来乘,则谓之“土虚木贼”。临床上鉴别肝脾的失和究竟何者主动,何者被动十分重要。张介宾《类经》卷十《标本类》说:“病之先受者为本,病之后变者为标。生于本者言受病之原根,生于标者,言目前之多变也。”病从肝及脾,当以泄肝为主,扶脾为辅;病由脾及肝,则扶脾为主,疏肝为次。
临床具体鉴别时尚应注意患者既往病史,素体察赋情况,岁气特点,参和脉证,综合考虑。此外,肝藏血,脾统血,与血液的生化藏统密切相关,肝司贮藏和血量的调解,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两脏相锦相成。慢性肝炎患者因肝脾失和,藏统失司,常见各种出血证, 如鼻衄、齿衄、便血山及妇女月经过多等:亦可见口舌唇色淤暗或有淤点,胸部皮肤,赤缕红丝、朱砂掌等瘀血见症,都于肝脾不和,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 上一篇: 北京湿疹的治疗方法
- 下一篇: 北京肝襄肿会癌变吗?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