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路居中医医院:肝炎患者 小心上了转氨酶的当
作者: 北京肝病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1-11-23 17:50:50
转氨酶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它们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发生肝炎时,因肝细胞损伤,转氨酶就会从肝细胞内逸出,进入血液中。
肝炎主要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了肝脏的功能出现异常所致。但是很多病人,把降转氨酶作为治肝炎的目标,因此,治疗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
为什么转氨酶降低后 会再次反弹?
我们要知道,转氨酶正常不等于肝炎痊愈。临床上就发现一些慢性肝炎的病人,查出转氨酶升高后,通过服用大量降酶药物,如甘利欣,益肝灵等,等真把转氨酶降到正常水平后,一停药,转氨酶很快反弹,甚至有些病人还出现了转氨酶的再次升高。这是怎么回事呢?
降酶药物的作用只是短暂的遏制转氨酶活性,此时影像学检测不出任何异常。另外对于已经受损的肝细胞也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停药就会反复。也就是说,降酶药的降酶作用治“标”而不治“本”,经降酶治疗转氨酶虽然能降为正常水平,但受损的肝细胞却是依然存在的。
过去有人主张长期服用降酶药,等肝细胞受损程度减轻后,转氨酶就不会反弹。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医学打破这种主张,更是在临床试验中发现,长期使用降酶药的患者,不仅会出现食欲下降,肠胃不适、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肝炎病毒复制活跃,若是一味追求降酶,实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不能解决肝炎的根本问题。
降酶实则是欲盖弥彰
长期服用降酶药,的确可以使病人的转氨酶降到正常范围,但这一假象,往往使病人产生盲目乐观的态度,从而忽视了治疗措施。
特别是抗病毒治疗时,病人不去关注病毒制的活跃程度,而是热衷降酶。这一举措,给病毒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病毒在体内大量繁殖,致使治愈遥遥无期。看似正常后背后,不仅欺骗了病人,也给治疗增加了一定难度。病人尝到了甜头,不再定期去检测病毒指标,任凭病毒复发展,结果肝脏炎症持续存在,肝纤维化悄然出现,也预示着肝硬化的到来。
正确认识降酶药的作用,不依赖降酶药,在合适的时间选用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只有遏制了病毒的发展,受损的肝细胞才能得到改善,转氨酶才会更快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