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心理防“疫”很重要
作者: 北京华佑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2-04-18 16:29:41
家长如何帮助青少年和儿童做好心理防护?
(一)解释事件:科学诚实简洁,适应年龄特点
面对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应该尝试以简单的、通俗易懂的、孩子能听懂的方式讲给他听。绘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家长可以用比较夸张、适合“故事情节”的语气讲给孩子听,同时指出相应的图画让孩子更加直观地理解。
年龄大点的孩子通过手机或者电视已经掌握了疫情的相关信息。但如果接收太多负面新闻、或被网上不真实的信息误导,可能会造成焦虑、紧张不安等心理不适。
(二)调整自身:注意自身情绪调整,是帮助孩子的基本前提
疫情中孩子的情绪可能来源于很多方面,比如成人所表现出来的焦虑和不安,或者他们的精力得不到适度的释放等等。其中家长的情绪对于儿童的影响非常重要,一方面,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另一方面,导致家长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正确地帮助孩子。
(三)表达情绪:方法多样
孩子出现烦躁情绪时,父母需要耐心倾听,并告诉他在现阶段,心情烦躁属于正常反应,家长的接纳会像一面镜子一样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逐渐恢复平静。
(四)接纳支持:倾听、安慰、理解、不评判
“接纳与支持”是家长对孩子比较好的关爱方式。不仅要接纳孩子的优点,还要接纳他的缺点;不仅要接纳孩子开心、激动、兴奋等积极情绪,还要接纳他的伤心、恐惧甚至愤怒等负性情绪。这才是接纳孩子的“所有”。因此,在疫情期间,我们也要对孩子做到“接纳”二字。
(五)趣味游戏和室内运动:缓解焦虑
趣味游戏最能吸引孩子注意力,也是缓解焦虑的较好方法。它可以让无聊的时光变得有趣。比如一些卡片游戏,竞技游戏,歌舞乐器等等,可以在网上搜集,也可自行设计,只要游戏安全,有趣,足够吸引孩子即可。
(六)适当宣泄:必须且必要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办法出去玩”、“在家上网课上得很头疼”、“可恶的病毒什么时候才能被消灭”……这些看似很小的问题都可能是孩子情绪产生的源头。情绪日积月累的堆积,爆发的后果难测。
- 上一篇: 华佑医疗疫情心理疏导指南
- 下一篇: 北京心理医院:青少年心理咨询,极端行为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