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在心理学解释?
作者: 北京华佑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2-04-20 11:15:33
我最近压力很大。
这句话经常能从身边的人那里听到。一般来说,说这句话的时候,总是一脸苦相。压力如何才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当我们感到压力时,往往伴随着不好的情绪体验。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有这样的反思是人的本性。
我们都知道压力过大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会增加死亡的风险,但研究也表明,并不是所有感到压力的人都面临这样的风险。你什么意思?在压力下,觉得压力对自己有害的人,确实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但觉得压力对自己有利的人,不会因此受到威胁。也就是说,我们对压力的认知和态度的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在心理学中,压力是由应激源和应激反应组成的心理体验。
压力源是人在生活中需要适应的那些事件,压力反应就是这些需要适应的事件的反映。如果认知主体觉得一个已经发生的事件不值得特别对待,就不会有压力。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考试。同样的分数,有的人拿到80分觉得正常,有的人觉得沮丧不满。后一种人在这次考试中更容易有压力。
压力是一个信号,提醒我们此刻应该更加关注和专注于什么。压力也是一种动力。适当的压力可以帮助我们有更强的动力去面对成长。只有对压力有了更全面完整的认识,才能更好的适应和建设我们的生活。
压力也是可以让人飞跃,让人在社会上变得更强;所以我喜欢适度的压力,可以让我们从各个方面去思考,而不是一味的探索。这就是压力在我们生活中的真正意义。
- 上一篇: 北京心理咨询:抑郁症症状的5种表现
- 下一篇: 北京睡眠医院:睡不着容易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