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简介 机构团队 机构特色 预约指南 机构环境 联系方式 机构动态
当前位置: 医院首页 医院动态 中医心脏病专家

中医心脏病专家

作者: 北京刘家窑中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5-07-12 05:03:57

中医讲心脏病,有时候不完全是“心”的问题.你说心脏跳得快、胸闷气短,可能真是心脏的事儿,也可能跟别的脏腑有关。比如肝郁气滞,也能影响到心脉;脾胃虚弱,生痰湿,堵住心络,也会出问题。中医看心脏病,往往是整体调理,不是光盯着一个器官。

我认识一位老中医,姓李,干了四十多年,他说治心脏病不能光靠药,还得看人平时的生活习惯。比如晚上睡不好,白天再累,心脏肯定吃不消。他自己有个病人,五十多岁,高血压、早搏,吃了西药控制得一般,后来找他调中药。李大夫一看,舌苔厚腻,脉弦滑,判断是痰浊闭阻型的,就用化痰通络的方子,加上点安神的药,再让他每天晚上泡脚、少熬夜。三个月下来,心跳平稳了,血压也降了点儿.

不过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不能一概而论。同样是心悸,有人是气虚,有人是阴虚,还有人是阳虚。比如气虚的人,动一下就喘,出汗多,脸色白,这时候补气为主,黄芪、党参这些药常用。阴虚的人呢,手脚心发热,口干舌燥,容易心烦失眠,就得养阴清热,像麦冬 五味子、酸枣仁这些药就合适。阳虚的更麻烦,怕冷,四肢发凉,严重的时候还会晕厥,这时候温阳的药要上,比如附子 桂枝,但这类药有毒性,用的时候得小心。

还有一点,中医特别重视情绪对心脏的影响.你要是天天生气 压力大,那心脏肯定受影响!有个女患者,四十来岁,经常心慌、胸闷,去医院检查也没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但症状就是反复。后来找中医,说是肝气犯心,情绪波动大的心脉不畅。医生给她开了疏肝解郁的药,比如柴胡、香附、郁金,再加上点安神的酸枣仁、柏子仁......她自己也开始学着调节情绪,慢慢症状就减轻了。

饮食方面,中医也有讲究。比如高血脂、动脉硬化的人,不能光靠降脂药,还得从饮食入手。油腻、甜食、烟酒这些都得控制......有些人觉得吃点山楂片能活血化瘀,其实长期吃也不一定好,尤其是胃寒的人,吃多了反而伤胃。还有三七粉,现在很多人拿来当保健品,但它是活血药,出血倾向的人就不能吃。药膳也不能乱吃,得根据体质来。

运动也很重要。中医说“动则生阳”,适度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但心脏病患者不能剧烈运动,得循序渐进.太极拳、八段锦就很适合,动作柔和,节奏慢,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加重心脏负担。有个老爷子,六十多岁,冠心病多年,坚持练太极三年,感觉精神头比以前好多了,复查指标也有改善.

当然,中医也不是全能的.有些急重症,比如急性心肌梗死,还是得第1时间送医院抢救。中医在慢病管理、术后调理、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更有优势。比如做完支架手术的人,容易出现胸闷、乏力 睡眠差等情况,这时候配合中药调理,往往效果不错。

另外呢,中医看病很看重望闻问切,尤其是脉象。有的人心电图正常,但总觉心慌、胸闷,中医通过把脉可能就能发现问题。比如脉结代,说明心律有问题;脉沉细,可能是心阳不足。这些信息西医检查不一定能反映出来,但中医可以根据这些判断病情轻重。

还有一个误区,很多人以为中医见效慢,其实不然。比如心绞痛发作时,除了含服硝酸甘油,也可以配合一些中成药,像麝香保心丸 速效救心丸,起效也挺快的!只是这些药只能应急,不能长期大量使用,否则副作用也大。

中医治疗心脏病,强调个体差异、整体调理和生活方式调整.它不像西医那样直接干预病变部位,而是通过恢复身体内在平衡来达到治疗目的。当然,中西医结合才是最理想的方式,尤其对于慢性病来说,互相补充,效果更好。

如果你身边有朋友或家人有心脏方面的不适,不妨试试中医调理,但找有经验的医生,别随便听信偏方或者保健品。毕竟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同样的症状背后原因可能完全不同。

这就是关于“中医心脏病专家”的介绍。希望你每天都能做点家务或运动......别总躺着,动一动,身体更轻松。健康小贴士: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抵抗力。

医院医生

更多

龚洪海

龚洪海主治医师

擅长:擅长治疗:以传统龚氏名方为基础成功创立的方剂可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动脉斑块、心绞痛、心衰、心肌炎、心律失常、房颤、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动脉硬化、中风、早搏、肺心病、头晕、头疼、脑梗塞、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在线咨询
王忠

王忠主任医师

擅长: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等全身血管的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及闭塞。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眩晕等心血管疾病及风湿免疫病等疑难杂症。...

在线咨询

北京刘家窑中医院

医院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顺四条甲63号(地铁5号线刘家窑站C口)

频道地图

联系电话

01089652337

Copyright © qiuyi.cn all Rights Reserved 求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4095104号-1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