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高血压

>

怎样合理的选择高血压药物

怎样合理的选择高血压药物

  高血压一旦确诊,需要长期应用降压药物,有些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所以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至关重要。目前高血压的治疗主要还是依靠药物,其他方法只能作为辅助措施。但是长期服用降压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2-3种药物联合应用,才能稳定、持续控制血压。所以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合理用药,以达到降压达标、减少药物副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推荐的五大类降压药物有: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培垛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等,适合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等,它可以减轻高血压所致的左室肥厚,并可抑制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所致的肾功能不全,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配合降糖药物改善高血糖;还可以保护血管,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延缓心功能不全的发展进程;对高龄患者降压作用平稳,调整剂量方便灵活。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持续性干咳,最严重的副作用是血管神经性水肿,但十分少见,与过敏体质有关;孕妇不能用;严重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大于260微摩尔/升者禁用;培垛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属于长效制剂,咳嗽反应相对较少,有条件者首选上述药物。

  2、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等,主要用于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肾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特别是男性高血压患者伴有功能性性功能障碍者(ED),此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可以改善性功能(主要是缬沙坦);长期应用还可以预防心律失常,如减少房颤的发生率,减少室性和房性早搏,控制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改善胰岛素抵抗,对2型糖尿病人有利;还可以减轻或逆转高血压所致的左室肥厚;控制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所引起的蛋白尿;药物的安全剂量范围大,在规定的大剂量范围下,副作用增加不明显。孕妇不能用;严重肾功能不全、肾动脉狭窄者慎用,没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咳嗽副作用,而作用与其相当,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降压药。

  3、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硝苯地平、拉西地平等,主要用于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症、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等,该药的特点起效快,降压幅度大,剂型多,有短效、缓释、控释及分子长效物等剂型.短效制剂如心痛定,因副作用大,目前只用于急诊控制血压,不主张长期服用;控释片和分子长效制剂,药效可持续24-30小时,做到了平稳降压的目的,就是偶然漏服一次,血压也不会波动很大;该药最大的优点在于可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脑梗塞,肾功能不全者可用常规剂量,长期应用对血脂血糖没有不良影响,孕妇高血压也常常选择此类药物,所以往往作为首选高血压药或联合药物的选择之一.副作用主要是扩张脑血管引起头痛,所以习惯性头痛患者不适合应用;扩张周围血管可致脚踝水肿,但不会影响心肺功能;降压过快反射性引起心跳加速,心悸;更年期妇女可加重面部潮红,内热汗出,随着剂量的增加,上述反应也会加重;但是不是所有的钙通道阻滞剂都有上述副反应,最好在医生诊断评估后选择应用;与其它种类的降压药联合使用,该药的某些副反应可减轻或消失.

  4、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呋塞米、安体舒通等,一般不作为首选的降压药物,往往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适用于老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用2种以上的降压药不能控制的顽固性高血压,特别是对盐敏感性高血压(即每日摄入氯化钠超过6克,或口味过重者,血压常常会升高),容易水肿的高血容量高血压效果明显,是复方高血压药的主要角色,如珍菊降压片,复方降压片,海捷亚,复代文等;该药长期大量应用(如氢氯噻嗪每日大于50毫克,吲达帕胺每日大于5毫克)可引起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可诱发心律失常,造成人体内环境紊乱,发生致命性室速,室颤;还可引起血脂,血糖和尿酸升高,所以2型糖尿病,痛风患者不能长期使用大剂量利尿剂;但是小剂量(如氢氯噻嗪每日小于25毫克,吲达帕胺每日大小于2.5毫克)与其他降压药联合应用(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可减少或对抗上述副作用。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片;呋塞米主要用于合并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安体舒通用于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5、B-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主要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高肾素性、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的高血压(青年人、腹型肥胖者多见),易紧张、心率过快的高血压,高血压伴有心肌梗塞,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顽固性高血压等。该药最大的特点是可预防部分高血压患者猝死;其次降压同时减慢心率,目前认为心率快慢与人类寿命、心血管意外事件有关,在休息状态下心率保持在60-70次/分钟,最有利于心脏供血与做功,所以高血压患者适当减慢心率有益于气血平和、延长心脏的工作时间;根据近年的研究表明,在口服B-受体阻滞剂时,心率维持在55-60次/分钟,且无头昏、乏力等症状,是药物发挥最大效能的合适剂量,不必过于担心。小剂量长期服用不会引起血糖血脂紊乱,肾功能不全时减少剂量,发生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时禁用,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者(心率小于50次/分钟)慎用。

  求医网温馨提示:高血压患者需要患者长期坚持用药调理的慢性病,血压需要长期稳步调节的,降得太快或者降低后停药都会出现血压不稳定的情况。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可以多吃富含钾钙,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平时可以泡些蕃楸草、箐橡草喝,能软化血管,调理血压。可以多参加些集体的户外活动,增强体质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情。

  【参考文献:《专家谈高血压用药技巧》《高血压用药100问》】

高血压在线咨询

更多

高压氧治疗哪些疾病

1.高压氧治疗的首选疾病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和多种有害气体中毒。2.缺血性、低氧性脑损伤,如脑硬化、脑硬化、脑血栓、脑出血、脑外伤等。3.缺血性和低氧性脑损伤。如成功抢救溺水、触电、猝死等心肺复苏后,及时应用高压氧对脑缺血缺氧进行治疗和康复。4.高压氧可在24小时内成功治疗脊髓损伤、骨折愈合不良、颅脑损伤、皮瓣移植等各种创伤。耳聋患者,要尽快做高压氧治疗。

1个回答

高血压治疗的误区

治疗高血压的误区有以下几种:1,没有症状不吃药,很多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不服药治疗。2,不监测血压,很多高血压的患者平常没有测量血压,所以无法根据血压的水平调整降压药物。3, 擅自停用药物或者将药物减量。4,担心高血压药吃下去就停不下来,所以一直不肯吃药。高血压的患者应该长期规律的服药治疗,可以使用长效的降压药,把血压控制平稳,同时也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控制钠盐的摄入。

1个回答

高血压失眠的治疗

患有高血压失眠,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过于激动,其次要注意劳逸结合,不可过度疲劳,晚餐切勿过饱,要尽量清淡少盐,平时要坐起缓慢,以免血压升高,还要注意保持大便畅通,不要影响到睡眠质量。有部分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舒服的现象,这些症状会影响到睡眠质量,而睡眠质量不好则会导致血压上升,造成恶性循环。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平时可以多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例如散步,太极拳等,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尤其是芹菜,可以起到降血压和帮助睡眠的作用。

1个回答

高血压什么因素引起的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比较多,最常引起高血压原因是RASS系统激活,也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有一定科学依据。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增高可以引起血管的收缩,从而引起血压的升高。当然其他原因,也可以引起血压升高。主要是指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包括肾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以及皮质醇增多症等,这些都可以引起血压的升高,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1个回答

心脏衰竭引起高血压

高血压引起心力衰竭的产生,主要和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系:第一,高血压性心脏病,当高血压没有规范治疗,长期存在的情况下,会引起心脏的室壁代偿性的肥厚现象发生,导致心脏的舒张功能受到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心室肥厚会逐渐出现时代偿性的变薄,从而导致心室扩大,心脏的收缩功能减退,心脏收缩以及舒张功能均受到影响,从而引起心力衰竭的现象发生。第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长期高血压是引起冠心病的常见原因,尤其是冠心病合并心肌梗塞的情况下,会导致心脏的收缩功能减退,从而引起心力衰竭现象反复发生。

1个回答

高血压引起全身发抖

这种情况要注意以下方面引起可能:第一,高血压疾病引起。当血压明显升高的情况下,部分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身体发抖的症状,往往伴有头晕以及头痛的现象。第二,药物过敏。当存在药物过敏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全身发抖的现象。常常合并有皮肤瘙痒,起红疹,以及畏寒,继而出现发烧的现象。第三,合并炎症。当高血压合并炎症的情况下,比如感冒或者肺部炎症,往往会引起这种症状。一般合并发烧以及咳嗽流鼻涕的现象,抽血化验血常规检查往往白细胞升高。肺部ct,可能会有肺部炎症的渗出改变。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