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绞痛
作者: 北京刘家窑中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5-05-21 22:37:01
心绞痛是一种由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胸痛或不适感。它通常表现为胸部压迫感、紧缩感或灼热感,可能向左肩、手臂、颈部、下颌或背部放射。这种症状通常是短暂的,持续数分钟,但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心绞痛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狭窄有关。冠状动脉负责为心脏肌肉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当这些血管因斑块堆积而变窄时,血液流动受阻,尤其是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心脏对氧的需求增加,从而引发疼痛。此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能导致心绞痛。
根据发作的特点,心绞痛可以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两种类型。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规律性,通常在劳累或压力下出现,休息后会缓解。而不稳定型心绞痛则更为严重,可能在休息时发生,且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更长。这种类型的症状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因此需要及时就医。
除了胸痛外,心绞痛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呼吸急促、出汗、恶心或头晕。不同个体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某些人可能仅感到轻微不适,而另一些人则可能经历剧烈疼痛。
预防和管理心绞痛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和改善生活方式。例如,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定期进行适量运动以增强心血管功能;戒烟限酒以降低血管损伤风险;以及维持健康体重。同时,管理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也非常重要。
药物治疗是缓解心绞痛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酯类药物(用于扩张血管)、β-受体阻滞剂(减缓心率和降低血压)以及钙通道阻滞剂(放松血管平滑肌)。此外,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也可帮助减少血栓形成和稳定斑块。
对于部分患者,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考虑介入治疗或手术干预。例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可以通过放置支架来恢复血管通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则通过建立新的血管通路来绕过狭窄部位。
心理调节同样不可忽视。长期的压力和焦虑可能加重病情,因此学会放松、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整体康复。
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背后涉及复杂的病理机制。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合理用药以及必要时的医疗干预,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尽早就医以明确诊断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