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降肌酐、防尿毒症治疗攻略
作者: 北京肾病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0-11-26 10:41:44
血肌酐是慢性肾病中关注度最高的指标之一,更是肾病治疗过程中的“导向性”指标。肌酐的高低代表着肾脏代谢毒素的水平,肌酐越低表明肾小球滤过功能趋于稳定,肾脏的生存环境基本良好。
肌酐升高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毒素无法及时排出,要针对性维持肌酐较低水平,还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预防急进性因素,以免肾脏血流异常
肾病治疗过程中最担心的是肾功能出现急性进展,导致肾脏血流异常,加重缺血缺氧的状态,从而加速肾衰竭的步伐,肌酐也会随之升高。因此肾友在治疗期间要注意远离一些伤肾因素,比如感染包括感冒、肺炎,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以避免肾脏内免疫炎症反复发生,有利于维持蛋白尿等症状的稳定,从而保持肾功能的长期稳定,肌酐,尿酸等指标也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此外,还有一些情况肾友也要注意,比如肾病中后期患者尿量减少,饮水量也要有所控制,避免影响到肾脏血流情况,因此在治疗期间遇到任何情况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不要大意。
加速血液流通,促进毒素代谢
肌酐,还有尿酸、尿素氮、胱抑素C等指标都是反应体内毒素水平的重要项目。肌酐升高则意味着肾小球滤过率越低,肾功能受损越严重,则离尿毒症也就越来越近。肾脏内蓄积的毒素越多也会加重炎症反应的情况,因此避免尿毒症,延缓肾功能的发展,除了消除炎症反应,还有一点就是加强排毒。
促进毒素代谢,可以采用中医疗法治疗,如足浴、药浴、艾灸等来缓解血管堵塞的情况,改善肾脏内供血的情况,继而加速血液流通,促进毒素代谢。改善肾脏的生存环境,有助于保持肾功能长期稳定,肌酐也能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
- 上一篇: 肌酐快速升高,怎么才能降下来?
- 下一篇: 尿蛋白2+是肾炎早期吗?不想发展到肾衰竭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