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高血压

>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最为常见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建议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在18.7千帕(140毫米汞柱)或以下、舒张压在12.04千帕(90毫米汞柱)或以下,为正常成年人血压。如收缩压在21.3千帕(160毫米汞柱)以上和舒张压在12.6千帕(95毫米汞柱)以上者,即为高血压。血压数值在上述正常与高血压之间的,称为临界高血压。

  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通常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类型。由于这类脑血管病变而引起的中风,绝大部分是在高血压病、高血脂症,以及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基础上诱发引起的,所以,在其饮食宜忌方面,就有许多共同点。

  宜忌原则: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可以说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其饮食宜忌的原则是:限制脂肪摄入量,尤要忌吃动物性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宜吃植物油,忌吃动物油,适量进食蛋白质食品;适宜低盐饮食,切忌过咸食品;宜适量饮茶和少量饮用果酒与啤酒,忌饮烈性白酒。总之,以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为妥,保持清淡饮食为宜,尤其适宜多吃新鲜蔬菜、瓜果和具有一定降低血压作用的疗效食品。

  宜食物品:苹果它所含的钾,能与体内过剩的钠结合,使之排出体外,从而调节钾钠,使之保持平衡,有利于降低血压。可将苹果洗净后挤出苹果汁,每日3次,每次约50~100克。或每日吃3次,每次250克,连续食用,对高血压之人有益。

  山楂:经药理实验证明,山楂浸出液有使血压缓慢而持久**降作用。可以每日用鲜山楂10个,捣碎后加冰糖适量,水煎当茶饮。

  柿子:是一种优良的降压止血食品。可用柿饼10个,水煎,1日2次分食。或用生柿榨汁,以米汤调服半杯,1日2~3次,适宜高血压患者及伴有中风预兆者。

  梨子:鲜梨适宜高血压头晕、目眩、耳鸣、心悸者经常食用,有降压、清热、镇静作用。

  香蕉:能清热、利尿、通便、降压,故适宜高血压患者经常食用。可以每日食用香蕉1~2个,也可用新鲜香蕉皮30~60克,洗净后煎水当茶喝。

  葡萄:可以经常食用成熟的新鲜葡蓟或葡萄干,因葡萄含钾盐较多而含钠量较低,这对高血压之人颇为适宜。

  西瓜:可于夏天随意多吃些西瓜,因西瓜有利尿作用,从而起到降压效果。也适宜经常吃些西瓜籽,每日9~15克,因西瓜籽仁中含有一种能降血压的成分,对高血压患者有益。还可选用干西瓜皮同草决明子各12克,煎水当茶。

  莲子心:用莲子心1.5克,每天开水冲泡当茶喝,尤其适宜高血压之人头胀、心悸、失眠者。据药理试验证实,莲子心提取的生物碱,有强而持久的降压作用。

  求医网温馨提示:用大蒜治疗80例高血压患者,血压都获得了稳定的下降,认为大蒜中含有一种配糖体,有降压作用。每天早晨空腹吃糖醋大蒜1~2球,并喝醋汁5~10毫升,坚持食用,能使血压比较持久平稳**降。

  【参考资料:《高血压较好生活方案》《高血压家庭保健知识百科》】

高血压在线咨询

更多

高血压喝白酒会怎么样

高血压患者喝白酒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首先,白酒中的酒精成分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长期饮酒会使血管壁弹性减弱,进一步加重高血压病情,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其次,酒精会影...

1个回答

云阳县优秀治高血压医院

云阳县高血压治疗医院推荐云阳县有多家在高血压治疗方面享有盛誉的医疗机构。这些医院凭借其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诊疗设备,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云阳县人民医院是当地一家综合性大型医院,设有心血管内科,专...

1个回答

怀孕高血压不吃药会怎么样

怀孕期间出现高血压如果不进行药物治疗,可能会对母亲和胎儿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引发子痫前期或子痫等严重疾病。对于母亲来说,未经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肾脏...

1个回答

兴安盟优秀治高血压医院

兴安盟地区有多家在高血压治疗方面享有盛誉的医疗机构。这些医院凭借其专业的医疗团队、先进的诊疗设备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可参考的医疗机构:名称简介科室兴安盟人民医院兴安盟人民医院是...

1个回答

脑瘤能引起高血压吗

脑瘤确实可能引发高血压。当肿瘤位于特定区域,如脑干或下丘脑,这些部位控制着人体的许多重要功能,包括血压调节。脑瘤的存在可能会干扰正常的神经信号传导,导致血压异常升高。此外,脑瘤还可能引起颅内压增高,进...

1个回答

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会怎么样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同时患有这两种病,会对身体造成较大的负担。高血压会导致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血管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增加心脏病、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的风险。糖尿病则是因为体内...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