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信息:王某,男,66岁。
王某先后经过了脾切除手术、胆囊切除手术、胃大部分切除手术等几大手术,同时还患有冠心病、支气管扩张、肝硬化、脑动脉硬化、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入冬后,一场寒流让王某的慢性支气管炎发作,导致咳嗽加重,并出现咯吐白黏痰,痰量多,伴流清涕,恶风寒,纳差等症状。经查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结代。中医诊断为咳嗽/久咳,即西医所讲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
医生考虑王某年老体虚,正气亏虚,感受外邪才导致致肺卫失宣,气道不畅,肺窍不利,进而导致咳嗽咳痰,恶风流涕;再加上他平常就脾胃虚弱,感染风寒,因而导致胃失和降,食欲减退;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导致脉结代。
医生从疏风、清热、宣肺,兼补益正气的原则入手,以银翘散加减。
药物组成:炙白前,金银花,连翘,柴胡,橘红,杏仁,防风,党参,麦冬,丹参,款冬花,甘草。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之后,王某的诸症均有所减轻,但仍有白痰,疲乏无力等症。经查其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滑,属表邪渐去,痰浊尚留,肺气不利之症,医生将原方中的解表疏风之品去掉,加重化痰止咳之力,嘱咐王某再进7剂。
再次复诊时,王某的咳嗽症状已经消失,仍有少量白痰,且疲乏无力。医生根据其症状及身体情况,改为口服中成药进行巩固治疗。
在哪些条件下,容易患慢性支气管炎呢?
营养条件
营养条件差,蛋白质(肉、蛋、鱼、豆制品)摄入不足,使血液中的蛋白质(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含量低,结果造成抵抗微生物的抗体形成少,对微生物的抵抗能力低。也就是说免疫力会降低,容易得慢性支气管炎。
缺乏维生素,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及维生素D,使呼吸道抵抗力低,也容易患支气管炎。 所以,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发展国内家可能比发达国家高,这是由于穷国人民营养条件不如富国人民的缘故。
>>>>推荐阅读:呼吸系统感染的治疗导航地图
居住条件
住房拥挤,冬天取暖条件差,开窗通风少的居民,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可能较高。因为如果同一房间内的一个人患了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这个人在咳嗽时,致病的微生物可能通过飞沫污染空气,传染给周围的人。这是居室拥挤、开窗通气较少的居民易患慢性支气管炎的原因。
呼吸系统感染在线咨询
更多
上呼吸道感染怎么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对症治疗。(1)休息:多饮水、卧床休息,注意保暖。(2)解热镇痛:如症状较重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可酌情给予解热镇痛药物治疗。(3)抗过敏:有频繁喷嚏、多量流涕等症状,可酌情选用抗过...
1个回答
呼吸系统感染霉菌有危险吗?
你好,呼吸道感染霉菌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疾病,当身体免疫力扭过,广泛动用抗生素,或者动用糖皮质激素,有肺部慢性原发空洞性病变拥有,或者某种其他诱因基础上,致使的霉菌性呼吸道感染,霉菌是人体深部组织的机会性...
1个回答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有什么
可以通过咽拭子、痰液或下呼吸道分泌物做作为病原体检查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如果有发热、干咳、乏力的症状,同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那么可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应该及时到当地医院就诊。...
3个回答
新型冠状病毒发病时间是多长
每一个疾病从感染到病发出现临床症状都有一个潜伏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在7 天左右的时间, 短的在 10到12 天左右。 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造成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
3个回答
新型冠状病毒吃什么药比较好
目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没有明确的药物,建议出门的时候戴口罩,注意卫生,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要使用纸巾或弯曲手肘掩盖口鼻,不要接触任何患感冒和咳嗽的患者。避免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处理生食和...
3个回答
传染冠状病毒多长时间会发病呢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后的潜伏期在10天左右,最短1天,最长14天,受感染者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潜伏期也有传染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并不一定马上发病,潜伏期,患者可能没有症状,所以来自于疫区的人员必须隔离...
3个回答
尿检查出肺炎克雷伯菌这是什么
肺炎克雷白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常具有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当机体抵抗力减低时,便经呼吸道踏入肺内而引来大叶或小叶溶合性实变,以上叶较为多见。炎症中沁出液粘稠而重,而使叶间隙往下坠。细菌具备荚膜,在肺泡...
1个回答
轻度肺炎治疗转好了以后会不会因为
只好说有肯能,慢性支气管炎容易继发感染,致使的肺部感染。建议你注意休息就好了,适当活动锻练,一般来说你这个年龄抵抗力较强,不会再次出现频繁肺部感染,随着年龄增涨,抵抗力逐渐上升,年龄大的人容易继发肺部...
1个回答
有肺炎还能不能治疗转好的
一般感冒就容易扩张,为肺炎。这也是可以康复的放心好了,可以分成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一般只要抗感染对症清肺凉血治疗就可以啦啊!首先让宝宝多喝水口服肺力咳合剂,氨溴索糖浆,必须多拍了拍背,也可以雾化吸进,一...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