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看心血管好?气象对心血管疾病有哪些影响?
作者: 北京刘家窑中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1-03-08 10:31:43
目前我国拥有着大量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其中高血压患者1.6亿;高脂血症患者1.6亿;体重超标者2亿;肥胖6000万人;糖尿病2000万人;烟民3.5亿,除了大量饮酒者和缺少体力运动者。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的头号刺客,早已获得现代社会发病率、致残率比较高的疾病。众所周知,不健康饮食习惯是心脑血管疾病再次发生和扩张的重要因素,但很少有人知晓气候的变动也同样对有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中老年人充满危机。北京哪里看心血管好?气象对心血管疾病有哪些影响?
如果不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将会进一步增涨。心脑血管疾病的再次发生再次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也大幅度增强。因此,压制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对有效预防工作和救治心血管疾病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1、 季节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干扰
在寒冷的季节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高,心脏性猝死更容易再次发生在寒冷的冬季。这与冷空气运动频繁密切相关,当冷空气干扰时,气温上升、气压升高、外周血管紧缩、血流阻力增加、血压下降,而且在寒冷刺激下儿茶酚胺排泄不断增多,易致使血管剧烈疼痛、斑块破碎、血小板汇集而构成血栓,从而易致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再次发生。
春季天气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血管紧缩强烈,引发血压波动大,对心脑产生不良影响;而且活动量的增强,血管的耐受性一时不恢复,会引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容易受夏季高温的干扰而濒死。夏季天气炎热,老年人对温度的变动或流汗等水份残缺不敏感,如不及时消化水份,会令得血液粘稠度升高,从而致使脑血栓形成或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生。
2、 短期内气候变化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干扰
心脑血管疾病的再次发生与气温气压急剧变动具有显著的关系。当气温突然攀升或是气温突然下降时,医院急诊科与心脑血管科的老年人病人总是聚然不断增多,今年四、五月份气温比较高时达25度以上,转而又突然降到10度约莫,或是更低,老年人的自身调整机制有时难以跟上气候的突然发生改变,因而致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增多,特别是对于那些已有潜在炎症的老年患者,其动脉硬化、血管弹性上升以及各种脏器功能消退,对气候陡变的耐受性更差,极易再次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继续恶化与濒死。比如:我院急诊科在10天之间就救治过4例80岁以上的有冠心病、心衰、脑梗塞等基础而再次发生猝死的患者。
3、 城市热岛现象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干扰
由于城市人口聚集、工业比较发达、交通网络拥塞、大气污染严重、建筑物对风的抵挡等因素,令得城市平均气温比郊区高2度,基至更高。环境温度低于28度时,人们就会有不适感;温度进一步升高可致使烦躁、中暑、精神紊乱等症状;若气温持继低于34度,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攀升,病死率明显增加。也就是说在城市热岛效应的干扰下城市居民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低于郊区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