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作者: 北京刘家窑中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1-09-01 09:29:25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高血压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它是不能被彻底治愈的,只能通过治疗来控制,达到预防并发症的目的。高血压患者除了积极的治疗以外,还要在饮食上进行调理。那么,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1、多蒸煮。
食物的烹饪方式影响着食物的营养,由于我国导致高血压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而在其中肥胖、摄入油腻食物过多导致脂肪过度堆积是比较常见的原因之一。因为饮食质量提高,大多数人会将食物进行爆炒油炸,导致食物中的热量增加,使患病率极高。因此在控制血压期间要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多蒸煮,不要一味采取爆炒、油炸、烧烤等烹饪方式。
2、多清淡。
各种辛辣刺激以及重口味食物会导致血压不受控制,特别是高盐饮食。如果在平时经常摄取各种腌制食物或者在烹饪食物的过程中放入过多盐,都会导致血压不稳定,所以尽量以清淡为主,盐以及其他调味品摄入使食物保持原有滋味。
3、多膳食纤维。
过于精细会导致肠胃蠕动变差,时间一长还会引发便秘,一旦便秘在排便时用力屏气会导致腹压增高,血压失控。所以要多摄取膳食纤维较高的食物来促进肠胃蠕动,使肠胃中的有害毒素排出体外,不仅可以预防便秘,还有利于体重控制,对控制血压也有帮助。
4、少喝酒。
一些患者在喝酒后会发现血压下降就认为喝酒对控制血压有帮助,却不知并不是这样。确实酒可以扩张外周血管,导致暂时降血压的作用,但酒在进入身体后会被肝脏代谢,当酒精被完全代谢后反而会使血压进一步上升,不仅不利于血压控制,还提高了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
5、少滋补品。
虽然各种滋补品可以帮助身体提高营养,增强抵抗力,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讲,如果过多食用会使血压得不到控制,因为滋补品大多数属于温补,食物摄取过多会使血流加快,使血压得不到稳定。
高血压患者在日常饮食上得注意,做到这些注意事项,能使血压得到稳定的同时避免其他并发症给身体带来伤害。
- 上一篇: 当心绞痛发生的时候,要如何应急?
- 下一篇: 高血压会成为身体巨大安全隐患,要做好哪些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