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健康,不时地自己监测血压已经是很普遍的一件事情了,血压计已成为家庭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计量器具。
血压计作为一种生活用计量器具,在使用中由于使用不当会导致错误的计量结果,这样就要求我们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和血压计的原理分析出使用中的注意事项,避免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使我们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因此本文从使用的角度出发着重讲述血压计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血压与健康
血压是血液通过心脏的搏动被输送到动脉时的压力。心脏收缩时将血液送出至动脉的压力为收缩压,俗称“高压”,循环全身后的血液回到心脏,心脏舒张时的压力为舒张压,俗称“低压”。 由于现今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种常见疾病。高血压与过分摄取盐分、酒精,肥胖和运动不足等生活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血压高的状态长久持续,会加速动脉硬化,容易引起中风或心肌梗塞等危险的疾病。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自己的血压是否处于健康状态。由于血压是时刻变化的,所以血压的测量便成为我们的日常健康管理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二、血压计的发展
1819年,法国医生,物理学家普瓦瑟伊尔发明了一种用水银压力计测量血压的方法,随后各种各样的血压计被陆续发明出来。1889年法国人普当发明了传感式血压描记器。1896年,意大利人利瓦罗西(Scipi-onRiva-Rocci)医生发明了囊臂式血压计,可以均匀的紧压在人的胳膊上。1905年,俄国人柯罗格夫(NikolaiKorotkoff)进一步完善了利瓦罗西的桡动脉脉搏切诊橡皮压脉带法,终于使人体动脉血压测定技术臻于完备。 20世纪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疗仪器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新型血压计的种类繁多,除了传统的水银血压计之外,各种电子血压计(臂式、腕式、指夹式等)陆续被研制出来。
三、血压计的原理
水银血压计的原理:采用的是科氏音法,医生在给袖带放气过程中通过用听诊器来听血管内血液流动的声音有无判断何时是收缩压、何时是舒张压。
电子血压计的原理:采用的是示波法,示波法是通过测量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振动,在袖带放气过程中,只要袖带内压强与血管压强相同,则振动最强。
四、血压计的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
1、在测量前应身体放松,情绪稳定:人体的血压会因各种原因产生波动。在吸烟、运动、沐浴、饮酒、紧张等情况下血压都会变化,为了真实的反映人体的正常血压,必须使身体保持放松,情绪稳定。例如:有的人在家测量情绪稳定、环境适宜,一般会比在医院测得的值低(20~30)mmHg。
2、 袖带底部应在手臂肘窝上方1~2厘米地方:袖带戴不对使得测量结果次次不同。把袖带戴得过高或者过低,血流经过这些地方时压力已经发生了改变,测量的结果当然不准确。
3、使血压计的臂带中心处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置:若不在同一水平位置,会使测量值与真实的血压值产生偏差,偏差就是臂带中心处与心脏的高度差带来的压力差值。测量时臂带位置高于心脏水平高度,测出的血压值偏低;臂带位置低于心脏水平高度,测出的血压值偏高。
4、掌握正确的测量血压的姿势:肘部放在桌面或平台上,手心向上,身体挺直、放松。
5、加压过程中,应避免压力过大:在加压过程中,我们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加压,所加压力值大于自身平时收缩压(或称高压)的20%~30%,加压、减压过程应平稳。尤其是水银血压计,由于加压过大会使汞液溢出,污染环境,对人身体有害;加压过大、过急还会出现断柱现象(液柱中间有气泡),如不注意会影响测量结果,使得测量结果偏大。
6、为了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趋势,应在每天的固定时间,身体和心情处于稳态时测量:严格来说,人体的血压在每一天的不同时刻是不一样的,为了得到人体血压的长时间变化趋势,为了使得到的测量结果具有可比性,我们尽量选取在每一天的固定时间、身体放松、情绪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医生建议,最佳的测量血压时间应该是清晨起床后,这时人处于一种静息状态下,比较能真实地反映血压水平。
7、由于血压是时刻变化的,因此只测量一次很难测得正确的血压,应测量2~3次。第一次由于紧张或测量血压的准备工作等原因,一般都偏高,接着进行第二次测量时,紧张的情绪有所缓和,一般的人会比前一次低(5~10)mmHg((0.7~1.3)kPa),而且血压越高的人这种变化更明显。
8、反复测量时,应注意疏通淤血:在测量时,身体受臂带的压迫,尤其是在反复测量时会使得手臂受压迫程度加大,以至于使得手指尖部血液流通不畅而引起淤血的情况,再次测量时影响测量结果。应当在下次测量前松开臂带,把手举过头顶,反复进行几次左右手掌的握紧和伸展运动,就能疏通淤血,以便下次测量得到正确的测量值。
9、 水银血压计在使用后一定要及时关闭“开关”,防止水银溢出。水银血压计的工作介质为汞,汞极易挥发,空气中若汞蒸气含量超过1X10-2 mg/m3 就会引起人体中毒。
10、对于腕式和指夹式电子血压计,不适合老年人使用。因为他们的血压本身已 经较高,且血液粘稠度高,用此类血压计测量的结果与心脏本身泵出的血压相比已经降低了很多,这个测量结果没有参考价值。同时也不适合血压过低或过高的人使用,尤其对于大出血的病人。
11、血压计应定期进行检定、校准:尤其是电子血压计测量压强是通过压敏器 件实现的,这类器件本身难以保证长期稳定性。血压计在使用中如发现 异常应及时送到计量检定、校准机构进行检定、校准,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求医网温馨提示:许多患者只注意药物治疗,忽视了饮食对疾病的影响,血压往往控制得不理想。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饮食应清淡,低盐、低热;控制动物脂肪摄入,保持营养平衡,避免肥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吃豆类等含钙丰富的食品;还应多补充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参考文献:《血压和血压测量》《如何战胜高血压》】
高血压在线咨询
更多
高压氧治疗哪些疾病
1.高压氧治疗的首选疾病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和多种有害气体中毒。2.缺血性、低氧性脑损伤,如脑硬化、脑硬化、脑血栓、脑出血、脑外伤等。3.缺血性和低氧性脑损伤。如成功抢救溺水、触电、猝死等心肺复苏后,及时应用高压氧对脑缺血缺氧进行治疗和康复。4.高压氧可在24小时内成功治疗脊髓损伤、骨折愈合不良、颅脑损伤、皮瓣移植等各种创伤。耳聋患者,要尽快做高压氧治疗。
1个回答
高血压治疗的误区
治疗高血压的误区有以下几种:1,没有症状不吃药,很多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不服药治疗。2,不监测血压,很多高血压的患者平常没有测量血压,所以无法根据血压的水平调整降压药物。3, 擅自停用药物或者将药物减量。4,担心高血压药吃下去就停不下来,所以一直不肯吃药。高血压的患者应该长期规律的服药治疗,可以使用长效的降压药,把血压控制平稳,同时也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控制钠盐的摄入。
1个回答
高血压失眠的治疗
患有高血压失眠,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过于激动,其次要注意劳逸结合,不可过度疲劳,晚餐切勿过饱,要尽量清淡少盐,平时要坐起缓慢,以免血压升高,还要注意保持大便畅通,不要影响到睡眠质量。有部分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舒服的现象,这些症状会影响到睡眠质量,而睡眠质量不好则会导致血压上升,造成恶性循环。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平时可以多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例如散步,太极拳等,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尤其是芹菜,可以起到降血压和帮助睡眠的作用。
1个回答
高血压什么因素引起的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比较多,最常引起高血压原因是RASS系统激活,也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有一定科学依据。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增高可以引起血管的收缩,从而引起血压的升高。当然其他原因,也可以引起血压升高。主要是指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包括肾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以及皮质醇增多症等,这些都可以引起血压的升高,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1个回答
心脏衰竭引起高血压
高血压引起心力衰竭的产生,主要和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系:第一,高血压性心脏病,当高血压没有规范治疗,长期存在的情况下,会引起心脏的室壁代偿性的肥厚现象发生,导致心脏的舒张功能受到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心室肥厚会逐渐出现时代偿性的变薄,从而导致心室扩大,心脏的收缩功能减退,心脏收缩以及舒张功能均受到影响,从而引起心力衰竭的现象发生。第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长期高血压是引起冠心病的常见原因,尤其是冠心病合并心肌梗塞的情况下,会导致心脏的收缩功能减退,从而引起心力衰竭现象反复发生。
1个回答
高血压引起全身发抖
这种情况要注意以下方面引起可能:第一,高血压疾病引起。当血压明显升高的情况下,部分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身体发抖的症状,往往伴有头晕以及头痛的现象。第二,药物过敏。当存在药物过敏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全身发抖的现象。常常合并有皮肤瘙痒,起红疹,以及畏寒,继而出现发烧的现象。第三,合并炎症。当高血压合并炎症的情况下,比如感冒或者肺部炎症,往往会引起这种症状。一般合并发烧以及咳嗽流鼻涕的现象,抽血化验血常规检查往往白细胞升高。肺部ct,可能会有肺部炎症的渗出改变。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最新医院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