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要注意这3点,早知道早受益
作者: 北京北城中医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2-01-14 14:53:33
乙肝想必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是我国比较为高发的慢性肝脏疾病,其属于病毒性肝炎的一种。
从科学角度上来说,乙肝就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它可以通过血液、母婴、性等渠道传播感染。
所谓慢性乙肝,指的就是患者在乙肝病毒检测是表现为了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确定,但自己有临床表现的患者。
慢性乙肝比较为常见的症状就是肝大、内分泌紊乱、消化障碍、肝区疼痛等。如果患者不积极进行治疗,未来还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癌变。
而到目前为止,临床还没有彻底治愈慢性乙肝的方式,患者只能依靠各种药物进行控制。在慢性乙肝的治疗过程中,抗病毒治疗就是关键点。
乙肝患者达到用药条件之后,就应当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比较大限度的长期遏制乙肝病毒、延缓肝细胞坏死和肝纤维化出现。
患者在用药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3点:
1、观察副作用
尽管核苷酸类药物在上市之前经过了多年的临床实验,且副作用相对较小,但是长期用药还是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如果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出现了全身疼痛、行走困难等症状,应当及时筛查肾功能、血磷以及尿常规。
如果是出现了肌肉疼痛、肌肉无力等症状,则需要检测肌酶水平,必要时还需进食肌电图检查;
2、提高用药依从性
如果患者符合用药条件,并且已经开始用药后,就需要有极高的用药依从性,患者不能断续用药,也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用量,更不能随便停止用药。
因为抗病毒药物存在耐药问题,盲目改变用药规律,不仅会影响疾病治疗和控制效果,还容易造成病毒耐药的问题出现,让乙肝病毒彻底失去控制;
3、定期复查很重要
虽然长期口服抗病毒类的药物,能显著遏制病毒的复制率、延缓肝纤维化到来的时间,降低未来患肝硬化、肝癌的几率,但是也并不能保证一定会阻断肝癌的出现。
因此,慢性乙肝患者在治疗的同时,也需要定期进行甲胎蛋白、肝脏影像学检查等复查项目,其目的不单单是为了观察病情恢复情况,更是为了能尽早发现肝硬化、癌变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