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中肝功反复异常或长期异常的患者,绝大多数后期都会形成肝硬化或肝癌。防止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的重要手段是有效治疗乙肝“肝功”反复异常。所以乙肝“肝功”反复异常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与深入探讨的课题。
1.HBV感染后发病与变化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感染乙肝病毒(HBV)后,经过6——24周的潜伏期发病,出现症状(困倦乏力、恹油腻、胸闷、脘痞、腹胀、口苦、口干,或肌肤巩膜黄染、尿黄……),“肝功”异常者为“急性”期;经过半年以上的潜伏期发病出现症状;“肝功”异常者为“慢性”期:长期潜伏不发病,形成无症状;“肝功”正常,“两对半”、“DNA”检测又呈阳性者为“隐性”患者。
为什么感染HBV后会出现发病与不发病呢?用传统医学的卫、气、营、血辨证(用卫、气、营、血的名词与方法便可作出合理的解释。
(一)HBV若由母体垂直传播或输血直接进入血分者,血属阴,阴主静、主藏,病变部位深,所以长期潜伏不发病,形成无症状,“肝功”正常,“两对半”、“DNA”检测呈阳性的“隐性”患者。
“隐性”乙肝外遇感冒高热,过度疲劳,过食辛辣和暴饮酒食及药物刺激都可能使病毒活跃,外出气分而发病出现症状,“肝功”异常,变为‘慢性’。
(二)人体感染HBV有由接触、蚊子,医源(肌内注射、针灸、创伤缝合……),从肌表传入和由母体垂直传播与输血直接进入血分两种传播途径。HBV若由肌表传入,气分首先受邪,气属阳,阳主动、主升,病变部位浅,所以经过6——24周的潜伏后发病出现症状,“肝功”异常者的“急性”期。
“急性”乙肝若得到急时正确治疗,症状消除,“肝功”恢复正常,多数患者可以转阴。若治疗不急时或得不到正确治疗,则病毒内陷营分转为“慢性”;若在治疗过程中过用苦寒之品,损伤阳气则病毒内陷血分变证为“隐性”。
2.肝功反复异常的原因
感染HBV后若病毒在半表半里之间营分受邪,营为阴中之阳,居于气分与血分之间,外受气分阳热之影响不得不发病,内受血分阴寒之气的影响又不会急时发病,所以经过半年以上的潜伏期后才会发病,出现症状,“肝功”异常,形成了气、营同病。
由于现代医学对乙肝“肝功”反复异常所出现的胆红素,转氨酶升高也和“急性肝炎”一样采取退黄、降酶的对症疗法,虽然,黄退,酶降,“肝功”恢复正常。但是营分的病毒未彻底清除或内陷血分,在气分阳热的不断影响下又逐渐活跃外出气分,出现症状,“肝功”再次异常,周而复始,形成了“肝功”反复异常。
3.阳毒与阴毒
乙肝“肝功”反复异常的患者,出现“胆红素”、“转氨酶”升高时,临床上则有着寒、热的不同临床表现。实践证明由于临床表现不同,病的性质也不相同,故笔者认为,由于人的体质有强弱,阴阳有盛衰不同,人体感染乙肝病毒,若阳盛之人或温热内蕴之人感染HBV后,病毒则从热化形成“阳毒”,症见:肌肤巩膜黄染,色黄鲜明如橘子色,心烦口渴、口干、口苦、困倦乏力、失眠多梦、龈衄、舌苔黄腻或舌红无苔或少苔,大便干燥或塘垢,脉弦滑数。
若素来阳虚湿盛之人感染HBV后,病毒则从寒化,形成“阴毒”,症见:肌肤巩膜黄染,色黄暗晦或如烟熏,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脘痞腹胀,便塘或泄泻,甚则完谷不化,舌苔白腻,舌体胖大,脉沉弱细无力。
乙肝在线咨询
更多
乙肝一起吃饭会传染吗?
乙肝不会通过一起吃饭传播。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等途径传播,而日常生活中的共餐并不会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具体来说,乙肝病毒无法通过消化道传播,因此即使与乙肝患者共同进餐,也不会感染乙肝。在...
1个回答
乙肝患者可以结婚生孩子吗
乙肝患者可以结婚生孩子。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对于乙肝患者来说,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传染风险,保障家庭幸福。在结婚方面,乙肝患者应向...
1个回答
乙肝患者,已经转阴了怎么治疗
乙肝患者在检测结果转阴后,仍然需要密切关注和定期随访。乙肝病毒(HBV)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使表面抗原(HBsAg)转阴,体内仍可能存在病毒复制或潜在的复发风险。因此,建议患者继续遵循医生的指导...
1个回答
乙肝跟梅毒哪个严重
乙肝和梅毒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它们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感染阶段、个体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参考的医疗机构:名称级别科室新疆医科大学第五医院三甲肝病科、肿瘤科南方医科大学南...
1个回答
小3阳能治好得好吗
小三阳,即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的一种状态,具体表现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三项指标阳性。对于小三阳的治疗,能否完全治愈取决...
1个回答
乙肝能遗传给下一代吗
乙肝并不是一种遗传病,但它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有可能被感染。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现代医学提供了有效的措施。例如,孕妇可以在怀孕期间接受乙肝病毒筛查,如果检测结...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最新医院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