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料显示,我国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约6~7%,而其中母婴垂直传播及家庭内生活传染是学龄前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的主要原因。儿童患上乙肝后,对其今后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儿童病毒性肝炎,以甲型居多,乙型次之,丙肝与混合感染也有所见。由于儿童的脾胃功能、物质代谢功能均较弱,免疫功能尚不完善,因此在治疗上,医生多倾向于调理,节饮食、慎医药,参考成人的饮食调养方,根据年龄和病情,酌减食物和药物用量。
慢性乙肝儿童更要注意饮食调理
虽然有一部分慢性乙肝儿童,尽管肝功能正常,或者仅为乙肝病毒阳性携带者,但是仍长期食欲不振、面色萎黄、体重不增反降,可以酌情选用以下饮食方进行调养:
●绿豆粳米粥
绿豆、粳米各25克,葡萄糖1匙。将绿豆、粳米洗净,一同下锅,加水2碗,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至豆烂粥稠时,加葡萄糖1匙,即可食用。每天早晚各服1次。有补脾和胃,清热解毒,保肝的功效。适宜于小儿肝炎恢复期治疗。
●山栀蛋肉鸡骨草汤
鸡蛋1~2个,瘦猪肉25克,鸡骨草、山栀根各15克。将鸡蛋、猪肉、鸡骨草、山栀根分别洗净,同入锅加水2碗,煮至七八成熟时,拍碎蛋壳(但不能将整个鸡蛋拍碎),继续加热煨之。煎汤剩1碗时,滤掉药渣,留汁及蛋、肉。吃肉、蛋,喝汤。每日1剂,分2次服食。连续5-7日为1个疗程。有补虚安神,凉血解毒,利湿热,退黄疸的功效。适宜于小儿肝炎长期未愈,尿少色黄,双眼多血丝。
●马兰头菜粥
鲜嫩马兰头菜15克,粳米50克,调味品少许。粳米洗净,放入砂锅,加水2碗,加热煮至米烂粥稠时,加入洗净切碎的马兰头菜及少量的调味品,再煮熟即可。趁热吃粥,每日早晚各吃一次,连服数日。有清热解毒、清肝降火、补脾和胃的功效。适宜于小儿肝炎恢复期,口渴舌红、食欲不振等症状者。
乙肝在线咨询
更多
感染乙肝怎么查
可以先做个乙肝两对半的检查,通过乙肝两对半检查,可以明确是否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是否具有乙肝抗体,是乙肝小三阳还是乙肝大三阳,做完两对半后在做一个肝功能的检查,通过肝功能的检查结果可以确定肝功能是否有损伤,如果是乙肝携带者并且伴有肝功能损伤的话,这样的话是有一定的传染性,应该尽早用保肝的药物进行调理治疗。
1个回答
感染乙肝有什么感觉
乙肝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所导致的一种肝脏疾病,乙肝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精神不振、腹痛、腹胀、疲乏无力、发热、畏寒、寒战等。乙肝目前没有根治方法,预防措施有:1.接种乙肝疫苗,新生儿按照“016”方案接种乙肝。2.控制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3.患病时在正规医院就诊,不随意打耳洞或纹身等。4.饮食清淡少盐,作息规律,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悦。
1个回答
在外面吃饭感染乙肝吗
经常在外面吃饭有感染乙肝的可能,正常情况下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日常密切接触及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等几种途径传播,一般不经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但临床发现,经常在外面吃饭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数,明显高于很少在外面吃饭的人。这是因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共餐的时候,如果患有口腔溃疡、牙龈出血、消化道损伤等情况,乙肝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人体血液,而导致感染。
1个回答
宝宝打完乙肝疫苗注意
婴儿注射完乙肝疫苗后暂且不要离开医院,需要先观察三十分钟,若没有突发情况则可以回家,还需要保持局部皮肤干燥,一般24小时后才可以碰水,48小时内宝宝主要以休息为主,另外注射乙肝疫苗后婴儿局部会出现红肿、瘙痒的症状,一般会在注射后1-3天左右消失,部分婴儿还会出现发热、恶心等不良反应,一般会在24消失内自行消退,若体温高达39度,需要及时前往医院服用退烧药。
1个回答
唾液 感染乙肝
乙型肝炎病人的唾液虽然含有乙型肝炎病毒,但不会因唾液飞溅而传染;因为乙型肝炎不是呼吸道感染。\n和乙型肝炎病人一块吃饭,共用餐具,可能有乙型肝炎患者的唾液就像食物一样,但也不会传染乙型肝炎,因为乙型肝炎不会经由消化道传播。n接吻理论上唾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是通过口腔粘膜传播的,实际上造成传染的可能性很小。
1个回答
宝宝乙肝表现
婴儿乙肝早期症状主要从面色,精神等方面表现出来。乙肝病人的早期症状很容易就从精神上表现出来,会出现精神不振,另外饮食也会突然下降。儿童乙肝病人如果病情严重的就会表现出黄疸症状,皮肤黄、尿黄、眼白黄。感染乙肝后大多数都会表现出低烧,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当然也有些儿童感染乙肝后,在早期表现不出任何症状,这和个人的体质有很大的区别。为确定原因,最好到正规医院做检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最新医院
更多
可能关注